浅析三国时期曹魏的“治异”策略-热闻

2023-06-30 09:12:44    来源:个人图书馆-炫叶楓雪
序言

在中国历史上,历朝历代都经历过外族入侵的威胁,即使是强大的汉、唐,也有过高祖屈辱和亲,太宗渭水之盟......

可以说,这些表现放在大王朝时代都是十分罕见的。不过,其实这两国的对外政策虽然出彩,但相比较于曹魏政权而言,却还是稍稍有些逊色。

其一,暴力压服

这里得提一句,在更早的封建时期,文明与文明之间的争斗充满了野蛮和残酷,连文明程度最高的封建帝国都非常野蛮,更何况是游牧部落。


(资料图)

因此,早期游牧文明和农耕文明的斗争相当血腥,多数情况下并不能用诸葛亮的道理去说服,只能打到对方恐惧和服气才能奏效。

很明显,曹魏政权,尤其是曹操,对此颇有钻研,曹操对内虽然多次吃瘪,但对于外可是真正的重拳出击。

但曹操可不会惯着他,即使有九死一生的危险,但他依旧于建安十二年突然征讨乌桓,结果一战斩杀对方首领,张辽和曹操封神。

史书记载:“自是胡人破胆,威震沙漠。”从此以后,乌桓再也不敢劫掠汉人。

其二,严格监管,积极分化,促使融合

常言道,武力不能持久,强弱时时有更替,因此曹魏政权非常敏锐地意识到了危机,既然自己无法保持长久的强大,那就必须确保对手时刻保持虚弱。

在匈奴实力大幅度减低后,曹操彻底完成了对南匈奴的掌控。

此外,为了确保南匈奴不再反叛,曹魏政权大量抽调以南匈奴人为主力的义从和勇力。

将他们的主要劳动力安排进军队和徭役,如此确保了他们无法反抗中央,强行让他们融入汉文明。

在这一手段下,匈奴边境肃清,百姓布野,勤劝农桑,令行禁止。杀戮和血腥逐渐被统一和秩序所取代,匈奴人也不再为了一口锅而去抢劫。

但鲜卑部落领袖轲比能经常配合诸葛亮出战,而且还多次组织联盟,拒绝向曹操提供马匹,甚至多次率军抢劫曹魏政权的边郡。

对此曹操并未直接出兵,而是采取了拉弱打强,积极分化的政策。

例如在魏明帝时期,后鲜卑大人轲比能复制御群狄,尽收匈奴故地,自云中、五原以东抵辽水,皆为鲜卑庭,数犯塞寇边,幽、并苦之。

于是在太和二年,曹魏乌桓校尉田豫派西部鲜卑浦头泄泥出塞攻打柯比能的女婿郁筑键,使西部鲜卑与柯比能对立。

此举非常高妙,直接让鲜卑内部矛盾对立,始终无法真正实现统一。

而且,曹魏政权不断的拉拢鲜卑各部落小头目,使其各立山头,各有野心,严重的制约了轲比能的发展。

等到该政策失效后,眼看着轲比能尾大不掉,曹魏政权又开始使用连环计。

根据史料记载,轲比能、素利和弥加三部曾为联盟,约定不卖马给曹魏。曹魏政权看到这一情况,于是偷偷用重金从素利部购买马匹。

游牧民族不像农耕文明重文化,因此很快因利而变,立刻改变政策。

此举引起轲比能愤怒,于是曹魏政权继续添油加火,怂恿二人因为利益之争变成刀兵相向。于是,因为轲比能强大的军队压力,素利迫不得已只能投靠曹魏政权,鲜卑部落被斩去一臂。

但这还没完,曹魏政权依靠这一变故,又去恐吓步度根部,吓得对方也跟着背叛了轲比能投靠了曹魏政权,如此一来又斩去了鲜卑的一臂。

但轲比能也不是凡人,他果断出手斩杀了步度根,再一次打破了平衡。

其三,制度管辖

上述两个步骤充满血腥和阴谋,往往为现代人所不喜......

而且在这一过程中还诞生了相当优秀的流官,其中有三国之中大名鼎鼎的梁习,在他的治理下,出现了“单于恭顺,名王稽颡,部曲服事供职,同于编户”的和谐社会局面。

例如针对乌桓和羌人部落,曹魏政权招纳了大量的贵族进入中央官制,对他们进行汉化,给予他们相应的特权,算得上是一种早期的民族优惠政策。

汉朝断了很久的丝绸之路再一次复兴,西域各国纷纷来朝。

而且,曹魏政权还接管了东汉和西域的屯田机构,囤了2000军马,以此来确保丝绸之路的安全,极大地促进了西域与汉文明的交流以及丝绸之路的繁荣。

当然,除了以上这些案例以外,曹魏政权还和高句丽有过很深的交流。

曹操通过高句丽解决了公孙政权,随后高句丽野心膨胀想要入主辽中,曹魏政权派遣总结

结合以上内容,我们不难看出,即使汉朝碎成了三块,但这三块在对外方面依旧强势的不行,甚至相对而言比完整的汉朝还要霸道。

尤其是这其中表现最出彩的曹魏政权,在对外政策上,几乎影响了后来的大统一王朝。

——不过总的来说,虽然称得上是“软硬兼施”,但这些手段大体还是充满血腥和暴力,仅限用于特定的混乱年代......

关键词:

X 关闭

为什么这次寒潮南方降雪这么明显?
时间·2021-12-29    来源·新华社
山西绛县6名失踪者全部遇难 当地:已立案调查
时间·2021-12-29    来源·中新网
福建多地现雾凇美景 供电部门特巡清障
时间·2021-12-29    来源·

X 关闭